学化工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早的院系之一,前身为1960年的泰安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。现有化学(师范)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、制药工程4个本科专业;教职工75人,专任教师59人,其中教授9人,副教授23人,博士占比81.4%,硕士生导师8人,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,“泰山学人1958 人才工程”8人,在校生1708人。拥有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、“绿色合成与功能材料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、“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和材料创制”省高校特色实验室、“有机化学”省重点学科、省级现代医药产业学院和科创中国十大“先导技术榜”。学院下设化学系、化工系和化学化工实验中心。

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狠抓培养质量。化学(师范)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、并完成师范专业认证教育部专家入校考查,化学工程与工艺为省教育厅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(群)、省特色专业和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。《微格教学与技能训练》为省一流课程,《仪器分析》《微格教学与技能训练》为山东省线上课程联盟。获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项,教育部协同育人教改项目6项,发表教学论文32篇,出版《无机化学实验》《仪器分析实验》《高分子化学实验》教材3部。专任教师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(高等教育类)1项、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、全国混合式教学案例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、山东省高课联盟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1项。2021年,成立泰山学院--鲁南制药产业学院。2024年,获批省级现代医药产业学院。

学院注重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,推动产学研用融合。化学化工实验中心设有23个基础实验室,21个仪器室,拥有扫描电镜、X射线单晶衍射仪、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、全功能稳瞬态荧光谱仪、液相色谱等设备,总资产3200余万元,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。在生物质绿色化工、能源材料和绿色合成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。近五年,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、市厅级项目30余项,发表SCI论文130余篇(一区论文56篇),授权发明专利21项,承接服务地方横向项目110余项,到账经费2500余万元,3个团队入选泰山学院服务地方高水平应用团队培育计划,“纤维素基功能膜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”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、“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的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应用”和“有机多孔催化剂的创制及多相催化应用”获山东化学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。

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、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(8位学生获得一等奖,14位学生获得二等奖,5位学生获得三等奖)等获国家级奖20余项、省部级奖40余项。考研录取率30% 以上;毕业生就业率 90% 以上。学院先后获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、团中央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优秀团队”、学生工作先进单位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;化工系教工党支部被评为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;多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、学校“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佳教师”和“最美教师”等。

(相关数据截止到2025年03月)